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大美中国"中俄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节在莫斯科开幕

"大美中国"中俄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节在莫斯科开幕

发布时间:2024-04-10 21:03:21

  1. 吉林艺术学院是一本吗?
  2. 吉林艺术学院是几本院校?
  3. 冰山上的来客的创作团队

一、吉林艺术学院是一本吗?

吉林艺术学院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学院前身萌发于1946年的东北大学鲁迅文艺学院音乐系,1958年组建吉林艺术专科学校,此后,学院先后合并了吉林省文化干部学校、吉林省艺术学校、吉林省歌舞剧院附设的音乐舞蹈学校、吉林市艺术学校、长春电影制片厂附属长春电影学院等五所各具特色的艺术院校,初步形成了艺术学科完备的综合性办学格局。

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199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5年成为吉林省首批拥有省重点学科的院校。

师资力量

根据2015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员工659人,其中专任教师441人,副教授以上教师240人,聘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100余人。在这些教师中有7人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为省高级专家,2人为省级拔尖人才,6人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为省级教学名师, 5个省级教学团队。

他们在为学院培养人才的同时,先后获得了一大批国家和省级艺术大奖:两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音乐界最高奖——金钟奖金奖、全国美展金奖、中国油画展艺术奖第一名、cctv服装大赛金奖、国际拉赫玛尼诺夫大赛最佳歌剧演唱奖、首届“中国好声音”冠军、中国戏剧奖小品小戏奖、桃李杯舞蹈大赛金奖,并多次荣获吉林省文艺界最高奖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等。

二、吉林艺术学院是几本院校?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吉林艺术学院是整个东三省内唯一的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应用型公办高校a类。创办时间1946年。学院有着培养人才摇篮的信念、要做传承文化基地、培养艺术创新的源泉、引导美学窗口的办学功能。

简介

吉林艺术学院(jilin university of the arts),简称“吉艺”,坐落于“北国春城”吉林省长春市,中国六大艺术学院之一、是教育部中俄高校艺术交流基地、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高校。

吉艺前身为东北大学鲁迅文艺学院音乐系,1958年组建吉林艺术专科学校,1978年更名为吉林艺术学院,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成为吉林省首批拥有省级重点学科的院校,吉林省文化干部学校、吉林省艺术学校、吉林省歌舞剧院附设的音乐舞蹈学校、吉林市艺术学校、长春电影制片厂附属长春电影学院等先后并入吉林艺术学院。

根据2017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表演、造型、综合、城市艺术四个校区,拥有全日制在校生817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30人,本科生7295人,专科生53人。

学院秉承传统教学理念,发扬优势,坚持以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主轴,以“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和“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工程”为两翼,不断完善“项目带动教学、科研深化教学、表演促进教学、实践检验教学”的教学机制,着力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

学院艺术学科整体建设水平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国家级专业数量和省级最重要学科数量均位居国内同类艺术院校前列。邀请多位国际高水平艺术家来学院演出和工作,为师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进一步拓宽了学院艺术教育的视野,提升了学院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学院同时积极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文化事业发展。

师资力量

根据2015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员工659人,其中专任教师441人,副教授以上教师240人,聘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100余人。在这些教师中有7人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为省高级专家,2人为省级拔尖人才,6人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为省级教学名师, 5个省级教学团队,他们在为学院培养人才的同时,先后获得了一大批国家和省级艺术大奖:两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音乐界最高奖——金钟奖金奖、全国美展金奖、中国油画展艺术奖第一名、cctv服装大赛金奖、国际拉赫玛尼诺夫大赛最佳歌剧演唱奖、首届“中国好声音”冠军、中国戏剧奖小品小戏奖、桃李杯舞蹈大赛金奖,并多次荣获吉林省文艺界最高奖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等。

教学建设

根据2015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门省级精品课程、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一流专业:音乐学、广播电视编导、绘画、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音乐学、艺术设计、表演

省级一流专业:视觉传达设计、音乐表演、音乐学、表演、广播电视编导、绘画、数字媒体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

省级特色专业(3个):绘画、音乐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

省级品牌专业(2个):绘画、音乐表演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戏剧影视表演实验教学中心、音乐实验教学中心、美术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实验区

学科建设

根据2015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4个吉林省重点建设学科。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4个):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

吉林省重点建设学科(4个):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

合作交流

根据2015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白俄罗斯、韩国、日本、新加坡等10个国家的23所著名艺术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连续举办教育部俄罗斯艺术大师班、长春国际钢琴艺术节、长春国际陶艺作品展,并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中俄艺术交流基地;并且学院已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开展了2+2、3+1以及本硕连读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并邀请大量的国际高水平艺术家来该校演出、工作,为学院师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与交流机会。

此外,学校曾组织牵头人民大会堂吉林厅设计、国庆五十周年和六十周年吉林彩车设计制作,上海世博会吉林馆主题陈述方案策划与设计和宣传片制作;承办“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开闭幕式、全国第十二届冬运会的视觉形象设计,中国长春国际钢琴艺术节、中国长春国际雕塑展、全国艺术纤维展等;参与东博会、汽博会、农博会、国际电影节、国际动漫节等所有重大展会。

科研成果

该校副院长郭春方《实施协同创新 为地方文化发展繁荣服务》、高新《综合性艺术院校专业建设刍议》两项成果获得吉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 在第六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该校郑艺的《一声一世界》获著作类二等奖,江雪的《蔡京传世书礼<节夫><宫使>真伪考》获论文类三等奖,徐科锐的《贺绿汀音乐美学思想初探》获论文类三等奖。 在第二届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该校东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曹保明的著作《最后一个皮匠》获一等奖;东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硕士生导师王艳荣的著作《吉林民间歌曲史论》获二等奖。 在2013年度省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该校音乐学院教师徐科锐的《现象学视角中的音乐本体意义理论研究》获二等奖;美术学院教师江雪的《蔡京书法研究》获三等奖。

馆藏资源

根据2015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总数49.6万册,各分院资料室藏书8.4万册,电子图书3.62万册,期刊950余种,设有多媒体电子阅览室2个;重点收藏了音乐、美术、艺术设计、戏剧、影视、播音、节目主持、文艺编导、舞蹈专业等大量书籍,引进了《中国电子文献期刊网》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馆内还设有“东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美术参阅室、艺术设计参阅室、日本文化研究室、古籍线装室”5个特色库。

三、冰山上的来客的创作团队

雷蕾 作曲

著名作曲家,曾在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西施》、《赵氏孤儿》中担任作曲。  现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作曲、享有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音协理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副主席。  曾多次担任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文化部各项音乐歌曲赛事的特邀专家评委。  曾为《天音》、《热恋》、《遭遇激情》等十余部电影及《四世同堂》、《便衣警察》、《渴望》、《编辑部故事》、《上海一家人》、《家有儿女》、《湄公河大案》等上百部长篇电视剧创作音乐。其中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少年壮志不言愁》、《渴望》、《好人一生平安》、《投入地爱一次》、《相信那一天》、《家有儿女》等广为人知并屡获大奖。

易茗 编剧

词作家,中国音协《词刊》编委、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曾为《渴望》、《水浒传》、《大宅门》、《天下粮仓》、《一代廉吏于成龙》、《曹雪芹》、《乔家大院》、《中国往事》、《三国》(新)、《湄公河大案》等数百部影视剧创作主题歌词。影响广泛并多次获奖的作品有:影视歌曲《好人一生平安》、《天时地利与人和》、《好汉歌》、《大宅门》、《远情》,及艺术歌曲《人间第一情》、《今宵岳阳楼》等。其创作的歌曲《黄河鼓震》与《滔滔千古情》先后入选“五个一工程”奖。  已创作完成的歌剧剧本:《冰山上的来客》、《武则天》,及音乐剧脚本《红安回响》。

吕嘉 指挥

国家大剧院歌剧总监及首席指挥,同时兼任澳门乐团音乐总监,曾任意大利维罗那歌剧院音乐总监及西班牙桑塔·克鲁兹·特内里费交响乐团艺术总监。  吕嘉曾先后在欧美指挥歌剧及音乐会近两千场,合作过的世界知名歌剧院及交响乐团包括斯卡拉歌剧院、柏林德意志歌剧院、皇家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罗马圣塞西莉亚交响乐团、伯明翰城市交响乐团、利物浦皇家爱乐乐团、里昂国立管弦乐团等。  歌剧在吕嘉的指挥生涯中占据着特殊位置,曾指挥歌剧剧目五十余部。作为第一位在意大利国家歌剧院担任总监的亚裔指挥家,他被意大利的音乐评论誉为“比意大利人更懂得意大利歌剧的指挥家”。1989年获安东尼奥·普兰佩得罗第国际指挥大赛第一名。1998年他指挥的歌剧《茶花女》被马切拉塔歌剧节评为最佳诠释。2007年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为他颁发“总统杯”;同年,他在罗西尼歌剧节里指挥的《贼鹊》被评为当年“最佳歌剧”。

陈薪伊 导演

著名戏剧家,国家一级导演。曾担任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图兰朵》、《艺术家生涯》、《山村女教师》、《赵氏孤儿》导演。从事戏剧创作62年,导演作品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特殊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中华文化人物”荣誉称号获得者。  陈薪伊导演的作品曾十四次获文化部文华奖,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及首届话剧艺术金狮奖导演奖,首届中央戏剧学院学院奖导演奖,及首届北京丹尼国际舞台艺术奖最佳导演奖,首届北京人艺、北大方正特邀导演奖,还曾获首届上海白玉兰导演奖、首届弘扬中华文化奖。京剧《贞观盛事》和话剧《商鞅》同时入围中国首届舞台剧十大精品工程名列榜首,儿童剧《红领巾》入围第三届舞台剧十大精品工程。京剧《贞观盛事》、《梅兰芳》获得第三、四届中国京剧节金奖。  曾应邀为台湾戏剧院和青田剧团执导话剧《皇帝变》,新加坡国际艺术节和新声音乐协会执导歌剧《丝路英雄张骞》,香港歌剧团执导现代歌剧《中山·逸仙》  陈薪伊导演的作品多次赴港台、海外参加各类国际艺术节演出,并进行演讲等文化交流活动。近十年执笔创作了儿童剧《安徒生》、话剧《红楼梦》、黄梅戏《徽州女人》(获曹禺文学奖)等多部舞台剧本,出版了《陈薪伊导演艺术》、《生命档案》等戏剧文集。  陈薪伊导演风格视野开阔,气势恢弘,又蕴涵着细腻委婉的文化韵味,折射出对人性和生命,对现实与历史,对个体、民族、国家的理性思考及深沉的求索态势,具有博大的精神力量和思想冲击力,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反思意识。

孙大庆 舞美设计

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1989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舞台美术设计专业,1997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舞台美术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舞台美术组织教育委员会中国委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北京高等院校人物造型设计教学联盟主席,国际舞台美术学生作品交流中心学术主持。  长期担任舞台设计教员,并从事学术研究及艺术创作实践。近二十年间,曾担任《大马戏团》、《小王子》、《银杏树下》、《乾坤带》、《翠花上酸菜》、《爷们儿》、《第十二夜》、《伊沃娜,勃艮第的公主》等话剧、音乐剧、戏曲、歌剧、舞剧、木偶剧等几十台演出的舞台美术设计,曾获中国戏剧文化奖话剧“舞美金狮奖”、第四届文化部“创新奖”、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学会奖”等国内多项重要专业奖项。舞台设计作品曾多次入选国际、国内权威专辑,如《世界舞台美术1990-2005》、《中国舞台美术1983-1999》、《中国舞台美术2000-2010》、《中国舞台美术百人作品精选》、《2011北京舞台美术设计邀请展》等,迄今在专业刊物及出版物上发表专业文章约七十万字。

吴雪润 服装设计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服装与化妆设计专业。  主要服装化妆设计作品:歌剧《图兰朵》、《艺术家生涯》、《洪湖赤卫队》、《鼻子》、《土楼》、《苏武》,话剧《犀牛》、《甲申记》、《唐·璜》、《无动物戏剧》,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音乐剧《九驿长歌》、《那年夏天爱上那片海》、《大舜》,儿童剧《想飞的孩子》、《安徒生》、《魔方大厦》、《王后的新衣》、《红孩子》、《太阳鸟》。  获奖情况及媒体报道:设计及参演作品荣获“中国青年时装设计师创意时装设计大赛”最佳创意奖、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奖、中国人口文化奖、文华大奖特别奖、 “五个一”工程奖、国家精品工程奖。作品参加国际舞美大展“pq”展、中法舞台视觉艺术展、“名师之夜”时装表演等大型展演。

韦尼乔·凯利 灯光设计

韦尼乔·凯利曾出任《漂泊的荷兰人》、《纳布科》、《游吟诗人》等6部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的灯光设计。1974年至1979年,受聘于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1979年至1989年,加入米兰比克剧院;从1989年起,他和萨尔兹堡音乐节、香榭丽舍剧院、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威尼斯的凤凰歌剧院等开始合作。  世界各大剧院、音乐节均与他展开过合作,包括:巴士底歌剧院、布拉格国家歌剧院、普罗旺斯艾克斯音乐节、拉文纳音乐节、雅典阿蒂库斯剧院、东京银座四季剧院、阿姆斯特丹歌剧院、罗马歌剧院、马德里皇家剧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等;他还与众多艺术大师成功合作,例如 p.l.皮齐、胡戈·德安娜、海宁·布洛克豪斯、f·泽菲莱利、克劳迪奥·阿巴多、尼古拉·乔尔等。他们合作的作品范围涵盖了绝大部分的歌剧常备剧目。  2010年至2011年,他参与了路易斯·帕斯奎尔导演的罗西尼作品《湖上少女》,胡戈·德安娜担任导演的新歌剧《感觉》,特奥德拉基斯执导的歌剧《美狄亚》,大彼得罗夫大剧院重开首部芭蕾舞剧《睡美人》等。  同时,韦尼乔·凯利还在米兰新美术学院和斯卡拉职业学校教授剧场灯光设计。

塞尔乔·梅塔里 多媒体设计

塞尔乔·梅塔里曾担任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托斯卡》、《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假面舞会》、《游吟诗人》、《奥赛罗》、《诺尔玛》等歌剧的投影设计。  他出生于1956年的里米尼,从小就深深地被电子学吸引,这种热情促使他一直在学习与电子学相关的东西。  多才多艺使他能够在所有相关领域都有高水平的合作机会,他经常穿梭在各大电视台,并且与众多艺术家朝夕合作,如达里奥·福、托尼诺·古一拉、雨果·安娜、尼古拉斯·朱尔、艾子奥·福里格里奥、约瑟普·玛利亚·弗洛塔斯、林德赛·凯姆普、皮埃尔·阿里、贾妮妮·奎拉娜塔、拉斐尔·古丽、路易斯·帕斯奎尔、约瑟·卡洛斯·普拉扎、蒂托·尔古扎、马格黑丽塔·帕里、卢卡·伦卡尼、威廉姆·奥兰迪、皮特·斯坦、瓦拉迪米尔·瓦斯里耶夫等。  在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和世界上许多主要剧院合作,完成超过360部作品。

靳苗苗 编舞

北京舞蹈学院教师、副教授,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剧目与表演教研室主任,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  2005年参与编写《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程》“花鼓灯”部分,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他曾先后编创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获第十四届“文华奖”比赛“文华优秀剧目奖”、“文华导演奖”,第九届“荷花奖”舞剧舞蹈诗比赛“作品金奖”(2013),第五届福建省艺术节一等奖(2012)。编创群舞《吉祥树》获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金奖(2011);编创剧目《贝叶情》获第五届新加坡国际音乐舞蹈比赛优秀编导奖;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表演三等奖(2012);编创剧目《水姑娘》获第六届“荷花奖”舞蹈比赛作品金奖,“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最佳创新奖、最佳人气奖(2007);编排剧目《掀起你的盖头来》获第九届北京市舞蹈比赛创作金奖;第三届“cctv”舞蹈比赛优秀剧目;“建国55周年文艺作品征集”优秀作品奖(2005)等诸多奖项。

田丹 化装设计

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霍夫曼的故事》、《诺尔玛》中担任执行化装设计。  现任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副系主任,硕士导师。先后在2010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俄罗斯导演合作的话剧《樱桃园》(2014)、戏剧奥林匹克演出剧目《乡村往事》(2014)、话剧《无人生还》(2014)、美国导演合作的音乐剧《拜访森林》(2014)、瑞典导演合作的话剧《仲夏夜之梦》(2014)、美国导演合作音乐剧《为你疯狂》(2012)、话剧《过年》(2012)、话剧《孔雀东南飞》(2011)、话剧《二次大战中的士兵帅克》(2011)、美国导演合作音乐剧《名扬四海》(2009)、瑞典导演合作话剧《好运派尔的旅行》(2008)、音乐剧《伪君子》(2007)、与法国导演合作的话剧《唐·璜》(2006)、电影《冲天飞豹》(1999)、电影《葵花劫》(1998)电视连续剧《北方故事》(1997)担任化装设计 ,在电视连续剧《古城谍影》(2005)中担任服装设计和化装设计。此外,担任化装设计的舞台剧有:《皆大欢喜》、《家》、《去年夏天在丘里木斯克》、《安提戈涅》、《马》、《仲夏夜之梦》、《哈姆雷特》、《西区故事》、《西哈诺》、《残酷的游戏》、《第十二夜》、《爱情的传说》、《晨星》等。

黄小曼 音乐指导

国家一级演奏,歌剧音乐指导。

中央歌剧院副院长,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团长。

黄小曼出生于音乐世家,自幼学习钢琴,1970年入伍,担任钢琴演奏员。1976年退伍,考入中央歌剧院,198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1990年起担任中央歌剧院音乐指导。1991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奏员,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特殊津贴。2000年任中央歌剧院副院长,2002年开始连续六届担任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美声组、合唱组评委。在四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排演过几十部中外歌剧,熟悉歌剧的全部制作过程,并在多部歌剧和重大音乐活动中任音乐指导和艺术总监。黄小曼为中国歌剧事业培养出很多优秀的歌剧演员,他们中有许多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她还曾出访过芬兰、意大利、奥地利、希腊、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作为音乐总监,2014年10月2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暨中俄(苏)建交65周年,在莫斯科爱乐国际音乐厅成功举办了《永恒的记忆》中国男高音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北京市东城区文联副主席、音协主席。